- 如果您对该产品感兴趣的话,可以
- 产品名称:正压送风系统|高层建筑正压送风系统|酒店正压送风系统
- 产品型号:PY9001
- 产品展商:赛点
- 产品文档:无相关文档
简单介绍
正压送风系统|高层建筑正压送风系统|酒店正压送风系统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防烟楼梯间(以下简称“楼梯间”)与前室(合用前室)的防烟方式,在国内外高层建筑设计中已被广泛接受与采用。不论国内或国外的防火规范,都有一致的加压要求,即应使在火灾时,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廊或室内压力。
产品描述
正压送风系统|高层建筑正压送风系统|酒店正压送风系统
方案设计依据
正压送风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防烟楼梯间(以下简称“楼梯间”)与前室(合用前室)的防烟方式,在国内外高层建筑设计中已被广泛接受与采用。不论国内或国外的防火规范,都有一致的加压要求,即应使在火灾时,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廊或室内压力。规范要求火灾启动正压送风时楼梯间与走廊压差控制在40~50Pa之间;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廊之间的压差控制在25~30Pa之间。
楼梯间与走廊压差之所以要大于前室与走廊压差,主要是因为从火灾现场人员疏散方向来看人员是先通过走廊进入电梯前室再进入楼梯间。当人流量较大时,前室和楼梯间的门会出现同时开启的情况,这时要求正压送风的流向应从楼梯间流向前室再流向走廊,这样才能起到防烟的效果。

根据*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相应条文如下:
8.5.1建筑的下列场所或部位应设置防烟设施:
1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2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3避难走廊的前室、避难层(间)。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对于防烟楼梯间及电梯前室余压值进行了规定:
9.3.3防烟楼梯间内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余压值应为40~50Pa;前室、合用前室应为25~30Pa。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版)的有关规定:
8.3.1 下列部位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8.3.1.1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8.3.1.2 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8.3.1.3 封闭避难层(间)。
8.3.7 机械加压送风机的全压,除计算*不利环管道压头损失外,尚应有余压。其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8.3.7.1 防烟楼梯间为40Pa至50Pa。
8.3.7.2 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为25Pa至30Pa。
《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同样对防烟楼梯间及电梯前室余压值进行了明确规范:
3.3.15 机械加压送风应满足走廊—前室—楼梯间的压力呈递增分布,余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避难层(间)与走廊之间的压差应为25~30Pa;
2、防烟楼梯间,防烟电梯井与走廊之间的压差应为40~50Pa。
正压送风系统组成
正压送风系统通常由正压送风风机,通风管道,旁通泄压阀,旁通管道,旁通泄压阀控制箱,压差控制器,连接线,气压连接管构成(其中旁通泄压阀控制箱、压差控制器为我司专营产品,系统中其它产品用户需自行购买安装)。见下图。
正常情况下风机通过风管往风井中加压送风(绿色箭头方向),加压后的风再分别通过每层的百叶窗或风阀送往每层的前室或楼梯间。当前室或楼梯间的余压(前室与走廊压差,楼梯间与走廊压差)超过设定值(前室30Pa,楼梯间50Pa)时,位于每层的压差控制器即时发出信号报警输入旁通泄压阀控制箱,旁通泄压阀控制箱根据压差控制器的信号打开旁通泄压阀,旁通泄压阀打开后,部分加压风机送往风管的风通过旁路风管经过旁通泄压阀回到风机前端(红色箭头位置),从而减少送往前室及楼梯间的风量,降低前室及楼梯间的余压值。当前室或楼梯的余压值降低到设定值时(前室25Pa,楼梯间40Pa),旁通泄压阀自动关闭,从而实现前室及楼梯间压差自动控制,确保疏散通道烟雾不会倒灌进入前室及楼梯间,保证人群疏散的安全。